top of page

在疫情中重新安排自己生命的優先順序

大家好!

在強化三級的警戒下,大家的生活想來受到不小的影響吧!昨天突然想起災難這個詞,我想我們大家正在災難中,而且,可能是歷來天災中影響範圍最大的一次,以往的颱風或地震大都是影響一部份地區的某些鄕親,而這個covid-19影響的是全台灣的所有人。

自全國同步三級警戒(5/19)以來,大家的生活有很多改變:許多上班族異地工作或分批到公司上班,之中有不少人得WFH(在家工作);學生們停課在家學習,面對的是電腦,而同學們一個個在螢幕上不在身邊;老師得改變上課方式,由面授變成對電腦前的學生授課(轉變成網紅,還得自high?);家長得協調照顧人力,而且親子相處時間變長了(是好處或缺點因人而異)。不論去到那兒都得戴口罩,實聯制,餐廳一律不內用都改外帶。而且能不出門就不出門。今年的各級學校畢業沒有畢業典禮或只辦線上畢業典禮,甚至中華隊也不去打奧運的五搶一資格賽了…我們的生活變得很不一樣了。

在其中也看到有些鄉親對這樣的改變的不適應,如出外得隨時戴口罩,若不戴還得被指正或者被罰鍰;有些人常在公園裡休閒,或出外登山也暫時不能去了;愛打球的人不能打了,孩子們的遊樂設施也不能玩了;三五好友聚集喝酒打牌,若超過室內五人也被禁止了……

但我們真的就身處在災難中啊,而且,這個災難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,還沒有有更多對於生活與生計的影響,都還是未知數。有些人可能開始擔憂工作不保或沒有收入或收入減少(我就是其一);有人可能擔心我會不會是快篩陽性,會不會確診,會不會因此喪失生命(我也是);也可能有人會看著每天兩點的記者會的確診人數(加校正回歸)增加,死亡人數增加,但又不知何時可打到疫苗而感到無力(我也是)……

昨天想起此時我們正身處災難中,同時也想起我們曾在災難中的辛苦心得。有一位朋友921在地震中喪失了親人,他在喪親一年後找到力量,他說他要「重新安排生命的優先順序」,先前他有許多休閒喜好,但地震帶來的領悟是那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與親人的情感聯結。雖然這個災難帶給他很大的傷痛,也讓他思考了生命中重要人事物的排序,其因此決定重新安排生命的優先順序!

我們可能還在災難初期的不適應與不習慣中,但我們是否也可以在不出門的這段時間裡,安靜下來思考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,什麼是自己生命的重要人事物。例如,往常我們忙於工作未必有時間,因著這樣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多陪伴家人與孩子;或者做那些想做但沒空做的事(像是看書,電影、或者追好看的劇)

請想想印度的例子,或者台灣先前發生的意外事故或天災的例子,有什麼事情是自己在意的就先去做(或者計劃等疫情過去後如何進行),有什麼人、有什麼話是想做想說,但是一直沒有機會,那要不要想辦法將之實現。不要等到沒有時間或機會時後悔莫及。

不過,在此我有個個人偏見,請在做這樣的思考,建議您們務必將「生命與健康」放在第一或者優先的位置,試想,如果萬一染疫了,萬一還是重症,萬一還沒有得到醫療,有那些東西是高於生命與健康的(我想應該不多)?請在這樣的時刻裡,把「保命」認真地當一回事兒,確實做好個人防護,少出門,先把命保住,有好的健康狀況,等到疫情過去時,再去做我們想做的事。

所以,請大家暫時忍耐一下,共體時艱。有些人到賣場或到公園不戴口罩的,請先保命為先,保住自己的也保住別人的。有些人喜歡到某些場合做人與人的聯結,在這樣的時候是否也請先忍住,別因為此一時的快樂而染疫上身。喜歡打球、登山的朋友也是,別因為去健身反而染疫傷身啊。

當然有人擔心未來的生計,我這個臨床心理師提醒您們,請不要只停在擔憂裡,光是擔憂並不會使事情變好,而是要做出「改變(或者改變的計劃)」!像是想要在疫情過後如何重整旗鼓把生意做好;或者如果您有先見之明,看見疫情下的商機也請做出一些計劃或具體的實行步驟。

又或者,您在這個災難中看見(如同先前所舉地震中的例子),沒有生命沒有親人是非常悲傷的事,那麼請您多珍惜這樣難得的機會,因為疫情而與家人、孩子們有更多的相處時間,珍惜這樣美好的時刻。

前幾天有位台北巿議員的助理快篩陽性,立刻就被送去防疫旅館隔離等待進一步確診,他說「這一切都好不真實」,是啊,沒有人想過原來本土「+0」一年多的日子在這二周內有如此大的變化,一切都來得太快且不真實。但是,以雙北巿快篩陽性比例約5%來看,約每二十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染疫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染疫的。做好那一天我可能會染疫的物品準備(如手機,個人用品等)也可以進行了。記得前幾天有人傳訊息來說若快篩陽性就立刻被隔離,但現在醫療量能不足了,若PCR檢測陽性且無症狀的話得在家隔離了。

我很喜歡這張大頭貼「同島一命 團結抗疫」,在這與病毒疫情共處的這段時間裡,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外人,希望大家一起來照顧好自己,安靜下來,重新安排自己生命的優先順序,並且好好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樣貌;同時,也請大家一起來,互相提醒,彼此打氣,特別是感恩那些為大家花心力服務的醫護、警消、公務員們,大家同島一命,大家一起來同心地找到與疫病共處的好方法!
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無條件正向自我關懷

今天在會談突然想起以下這段往事。 我們很習慣地一直看見自己做不好、做不到的地方,並且以這些來自我責備。但是,其實說不定,我們已經很努力了,但我們常常忘了鼓勵自己。 想起當我還是小大一時,楊國樞老師上我們的普通心理學課,性格心理學那章談到羅嘉思(Rogers)認為一個不快樂的...

 
 
 

留言


​淨開心地址

106 台北巿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218號5樓之1

 

交通

1. 請搭捷運至古亭站,於4號出口右轉和平東路,再轉乘公車至「師大綜合大樓」或「溫州街口」站,下車步行三分鐘即可到達。一樓是義美門巿。

2. 開車請停台灣師大地下停車場。

營業時間

Mon - Fri: 9am - 8pm 

​​Saturday: Closed ​

Sunday: Closed

聯絡我們
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  • Line
  • 淨開心官方貼圖

© 2025 by 淨開心心理治療所.

bottom of page